用藥須知Drug
中、西藥併用時
2017-09-26
中西藥併用時
中藥和西藥可以一起服用嗎?
最好間隔一小時,避免產生干擾作用,產生失效或藥效加乘的效果。例如常見的感冒中藥葛根湯,能幫助體溫升高以活絡免疫功能,若又吃西藥的鎮熱解痛劑,則互相抵消而削弱效果。又如病患若服用含抗凝血劑的西藥,同時又吃活血化淤的中藥如紅花、當歸,容易導致出血。建議同時看中、西醫的民眾,主動告知醫師你吃什麼藥,以斟酌搭配藥方
正確使用中藥
中藥應該飯前吃、或飯後吃?
通常服用含補藥及胃藥之中藥最好在飯前半小時,補藥在空腹時吃吸收率較高,達到較好效果。其餘治療性中藥,飯後兩小時內吃,較不傷胃且效果較好,若對腸胃刺激性較高的湯藥,則適合於飯後服用。此外,安神藥多半是在睡前服用。
吃中藥時,可用牛奶配藥嗎?吃完中藥,可以喝茶嗎?
吃中藥時儘量避免牛奶配藥,因為牛奶會造成腸胃加速蠕動而腹瀉,喝牛奶與吃中藥應分開來,間隔半小時吃最好。吃完中藥儘量避免喝茶,尤其是補血藥,因為藥劑中的鐵易與茶鹼結合,抵銷療效。
服中藥時的飲食禁忌有哪些一般通則須注意?
寒性病不宜吃生冷食物 ;熱性病不宜辛辣、油膩、煎炸類食物;肝陽上亢者,不宜辛熱助陽之食物;瘡瘍及皮膚病者,忌食魚、蝦、蟹等,腥羶或辛辣刺激性食物;脾胃虛弱者,忌油炸黏膩、寒冷固硬,不易消化之食物;外感表證者,亦忌油膩類食物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辛熱、黏膩、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食物,都應酌情避忌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刺激或助熱、助升散、及斂邪等副作用。
妊娠婦對中醫藥使用是否有相關禁忌?
婦女在懷孕期間,為避免藥物影響母親及胎兒安全,凡是會造成胎動不安的滑胎藥物及藥性太過劇烈的藥物,如通經活血藥、行氣破滯藥、辛熱藥、瀉下滑利藥等,均應列入妊娠禁忌藥中。若在服藥期間發現懷孕了可以繼續服藥嗎?在服藥期間發現懷孕了最好先暫停服用,再詢問醫師原來藥物是否可以繼續服用,原則上懷孕期間如果需要服用中藥,應該先向醫師諮詢過後才使用。在餵母乳時中藥可以吃嗎?有些藥物會影響到乳汁分泌或經由乳汁分泌,請先詢問藥師或醫師後再服用。吃中藥會影響哺乳嗎?答案是會,有些中藥會進入乳汁中,使乳汁變黃,如大黃等,或具有回乳(減少乳汁分泌)作用,如人參、麥芽及其製品,請先諮詢藥師或醫師再行服用,以免影響乳汁正常分泌。婦女產後過度進補,不只會影響體重,部分藥物也會經由乳汁被嬰兒吸收,所以民眾坐月子進補或服用中藥前,應先徵詢醫師或藥師的建議。
中藥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中藥一般有內用與外用兩種方法:內用以口服為主,一般常用劑型包括丸劑、散劑、膏劑、丹劑、膠囊、錠劑、顆粒、濃縮中藥、湯劑等,目前健保給付的中藥以濃縮中藥為主。一般中藥是以溫開水配服,不要與牛奶、咖啡、茶、飲料、果汁同服;湯劑通常都是趁溫熱時飲服。局部外 用給藥法如吹喉藥、洗藥和膏藥等,都是把藥料製成一定的劑型直接敷用於局部病灶以產生療效的。基本上,服用中藥必須根據病患的病情及所處方藥物的藥性,遵守醫師或藥師的指示服用,勿擅自停藥或加減藥量。就醫後如果在服藥上有任何問題,或使用後出現心悸、頭暈、皮膚紅疹等不良反應症狀時,最好先停藥,並撥打藥袋上醫療院所或藥局聯絡電話,立即與藥師或醫師聯絡。
摘自:中醫專區小百科 作者:葉明功教授
【最後異動日:10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