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衛教Health Garden
跟腸病毒說NO
2017-10-13
臺安醫院兒科 楊敏子醫師
臺灣地處亞熱帶適合腸病毒生存與傳播, 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往年腸病毒在台灣主要流行期在4到9月,一年有兩波流行疫情。第一波約自3月下旬開始上升,於5月底至6月中達到高峰後,即緩慢降低,而後於9月份開學後再度出現一波流行。 冬天也有腸病毒病例,只是比較少而已。
自2012年後已未出現大規模腸病毒71型流行疫情,目前3歲以下的幼兒大多未曾感染過,預期爆發大流行的機率可能升高。 疾病管制署已經於3月15日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提醒家長注意防範。 隨後在3月31日疾病管制署也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一2歲6個月大男童。依據臺灣地區歷年監測資料顯示,幼童為感染併發重症及死亡之高危險群體,重症致死率約在3.8%至25.7%之間。引起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型別以腸病毒71型為主,克沙奇病毒居次;以年齡層分析,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約佔所有重症病例90%;在死亡病例方面,以5歲以下幼童最多。
面對環境中可能存在的腸病毒感染風險, 家長該如何因應避免傳染。首先我們先認識腸病毒這群病毒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共3型、克沙奇病毒,含23種A型及6種B型、伊科病毒共30型及腸病毒( 68型~)等60餘型,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分為人類腸病毒A、B、C、D(Human enterovirus A、B、C、D)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歸類於人類腸病毒A型。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較具特徵的腸病毒感染表現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有時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泡疹性咽峽炎。1.泡疹性咽峽炎:由A族克沙奇病毒引起。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至6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由A族克沙奇病毒及腸病毒71型引起,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為7-10天。
在所有腸病毒中,除了小兒麻痺病毒之外,以腸病毒71 最容易引起神經系統的併發症, 此型腸病毒的分布是全世界性的。感染腸病毒71型後,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特別高,但是嚴重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只出現腦膜炎、輕微腦炎、肢體麻痺等非致命性的併發症,有的則像1998年台灣的流行一樣出現死亡病例, 其可能的危險因子尚待進一步的探討與研究。 人類是腸病毒唯一的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腸病毒感染後,約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在發病前數天,喉嚨部位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此時即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長達8到12週之久。在家庭與學校中有很高的傳染率,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發生傳染情形。
雖然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而且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 。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 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若幼兒感染腸病毒,應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已就學者則應請假在家休養,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留意是否出現4大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 1.嗜睡:意識不清、眼神呆滯或疲倦無力
- 2.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 3.持續嘔吐:為腦壓上升表現之一, 次數多更要注意
- 4.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安靜且體溫正常下, 心跳每分鐘120次以上
資料來源: 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