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衛教

認識過動兒 2017-10-13

臺安醫院小兒科 陳芳怡醫師
「醫師,妳看我這小孩沒有一刻靜的下來,是不是過動兒啊?」
「醫師,人家都說我兒子實在太好動,都說他會不會是過動兒,我要帶去那裡看啊?」
「陳醫師,我小孩幼稚園的老師說,他都無法專心,上課動來動去,要我帶給醫師看是不是過動兒?」

上述是在門診常被問到的問題,現在的孩子由於空間小,孩子生的少,以前的爸媽忙於賺錢養一群小孩,無法注意太多,現在生的雖少,卻可能因為父母忙加上空間小,似乎過動的孩子不算少,其實過動兒是有嚴格的定義並不是好動就是過動.注意力缺損過動症,俗稱過動兒,大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學齡兒童患有此症,且男生比女生多。他們可能單純只有注意力無法集中或活動量大的情形,也可能注意力的問題和好動及衝動性都有。只有在這些情況持續出現時,我們才考慮孩子可能有此疾病:
(一)注意力集中的困難:注意力缺損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周遭環境就分心,容易粗心犯錯。課本、作業或鉛筆盒等重要的東西,也常常會忘記帶去學校或忘記帶回家。作功課時,常邊寫邊玩,除非父母不斷的注意,否則功課總是要寫很久才能完成。他們常發呆,對他們說話時,也常覺得他們似乎沒在聽或沒聽進去。
(二)活動量過大:孩子似乎總是坐不住,即使坐著也常常扭來扭去,在該安靜的時候靜不下來,無法從事靜態的活動,如看書。在學校上課時不能好好的坐在座位上,無法守規矩,摸東摸西,甚至起來走動。他們常愛說話,可能因此干擾到上課或其他人, 也會讓老師覺得很困擾。
(三)衝動:他們常常想要什麼就要立刻得到滿足,否則容易生氣或出現搗亂的行為。和同學或朋友一起玩時,常常沒有耐心等待輪流,如果等不到甚至會動手打人, 上課老師問問題時,很可能老師題目還沒講完,也不舉手就急於回答。在別人說話時易插嘴,或莫名其妙干擾他人正在進行的活動。 除此之外,他們也常會合併出現以下的情形:課業學習的困難, 人際關係不好, 情緒困擾, 語言或溝通問題, 行為問題, 動作協調障礙,但他?仍然有其優點,如特別有正義感,樂於熱心助人,樂於拔刀相助, 具創造力。

治療方面除了首先要先確定孩子是否是真的有可能是過動兒,如果高度懷疑仍然要帶給專門的小兒神經科醫師或精神科醫師評估,一但確定治療方法如下:
(一)藥物治療 : 約七至八成有效,但調整藥物的過程須要耐心及家長的配合,如果已經造成明顯學習上的困擾仍然建議使用藥物控制,以免影響學習及人際關係
(二)心理治療 : 可透過心理治療來改善情緒障礙的問題
(三)行為治療:針對孩子的過動或衝動本身,行為治療的效果較為有限。但是因為這些孩子較易出現不好的行為,所以可以透過行為治療幫助孩子改掉不好的行為,甚至建立良好的習慣。通常行為治療需要家人的積極配合,而且要有耐心讓孩子慢慢改變,才能見到成效。
(四)家人及老師的了解與接納:除了針對孩子本身的治療之外,家人和老師如果能夠了解孩子的這些問題不是他的錯,則比較能夠幫助孩子接受適當的治療與教育,而且減少孩子及家人不必要的挫折與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