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衛教Health Garden
新生兒黃疸
2017-10-16
臺安醫院小兒科 楊敏子醫師
當血中膽紅素升高會引起皮膚及眼白變黃的現象,也就是黃疸。膽紅素主要來自於於紅血球被破壞時釋放出的血紅素代謝所產生的。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問題,原因是新生兒紅血球數目較多,壽命又較短,而且新生兒期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尚未成熟,再加上新生兒腸道腸內腸肝循環多等等因素,約有六到七成左右的新生兒會有生理性黃疸的現象。一般在出後第二、第三天出現,並在第三到第五天達到高峰,然後慢慢下降。大約在兩週內降到正常值。
反之如果黃疸出現的時間或是持續時間、上升速度有異於生理性黃疸者就可能是病理性黃疸,必須作進一步檢查,包括(1)於出生24小時內出現黃疸者。(2)黃疸上升速度每天大於5mg/dl時。(3)總膽紅素濃度高於15mg/dl。(4)直接型膽紅素濃度高於1.5-2mg/dl。(5)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兩週後或早產兒在出生三週後,黃疸仍持續不退者。
以下情況可能會使生理性黃疸變得更明顯。如東方人、早產兒、患糖尿病的產婦、出生後體重減輕較多者、哺育母乳者、寶寶有頭部血腫、臍帶夾得較晚等。
臨床上與母乳哺育有關的黃疸有早發性和晚發性兩種。
1.早發性(breast feeding jaundice) 是指發生於生理性黃疸期,與嬰兒沒有吃到足夠奶水有關。因為餵食次數少,大便排出少,而經由腸肝循環回收使膽紅素升高。預防此類黃疸需要鼓勵母親提早哺餵而且增加餵奶次數,同時要確定嬰兒含奶及吸吮是否正常。 餵食不好的可能表徵如含奶姿勢不正確、小便量少、一天餵食小於八次、第四天仍然只解胎便、第四天體重減輕超過7%。同時也要注意寶寶是否有核黃疸的危險因素。
2. 晚發性即母乳性黃疸(Breast-milk jaundice)是指發生於餵食母奶的寶寶在出生一週後,並且這種黃疸可持續到兩個月到三個月大才完全消退。母乳引起的黃疸原因不是很清楚,推測是母乳中某些成份會影響到膽紅素結合所致。通常嬰兒的體重成長都正常。 臨床上仍然需排除潛在的疾病。特別是要注意寶寶的大便顏色或是滿月後仍然有黃疸,應請教兒科確定黃疸的原因。如果母奶性黃疸指數過高時,仍然有可能需要暫時性停止餵奶或照光。不過到目前為止,無任何醫學報告指出母乳性黃疸對足月兒造成後遺症。只是黃疸會降得比較慢些,所以仍然鼓勵媽媽餵母奶,媽媽們不用怕寶寶有黃疸而不敢餵母奶 。
核黃疸是因為膽紅素過高對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傷害 。主要是未結合膽紅素過高,通過腦血管屏障在大腦基底核、腦幹等部位引起病變,通常發生在一週內的寶寶。早期神經症狀尚輕,及時給予正確的治療,可以完全恢復。如果未即時治療,一旦發生嚴重的神經系統症狀,則會留下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主要目標是預防膽紅素腦病變,並且治療存在的疾病。主要的治療為使用照光治療。少數病例須換血。黃疸照光治療時持續性照光比間接性照光效果好。照光治療有時仍會有一些副作用的, 例如:暫時性綠稀便、水份散失增加、體溫不穩、暫時性皮疹等。新生兒照光治療時不穿衣服,僅留尿布使皮膚整個表面暴露於光線中。除要注意維持體溫的恆定,也要以不透光眼罩保護眼睛,以避免光線中紫外線輻射造成視網膜受損。並且要定時更換姿勢,讓寶寶身上每個部位都能平均的接受治療。
雖然我們東方人種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會較為明顯,但並非都需要接受照光治療。不過另一方面臨床上也要注意排除潛在的病理性黃疸,並且注意是否存在增強核黃疸的危險因素。鼓勵母親提早多次哺餵,協助寶寶正確含奶都可以減少早發性母奶黃疸的發生。新生兒黃疸超過兩週稱為延長性黃疸。目前隨著母奶哺育率的增加,新生兒黃疸超過兩週者相當常見。這群延遲性黃疸的寶寶並非全然是母奶性黃疸,還要注意潛在的肝膽疾病,觀察寶寶的大便顏色是否正常,並適時檢測直接與總膽紅素的比值可以幫忙肝膽疾病的篩檢。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問題,雖然大多是會自行消退的生理性黃疸與母奶性黃疸; 仍然需要配合醫護人員的衛教,注意是否有危險徵兆,必要時也要配合門診追蹤檢驗或住院治療,協助寶寶平安渡過黃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