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科衛教

猩紅熱 2018-06-14

臺安醫院小兒科 許瓊尤醫師
猩紅熱是兒科門診及住院病人中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患。主要的致病原是A型鏈球菌。A型鏈球菌期時會引發許多的病症,如急性咽炎、扁桃腺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等。也常見於皮膚的感染。猩紅熱是由A型鏈球菌中特殊的一株菌種所引起,它會釋放出發紅毒素,導致猩紅熱病人特殊的紅色皮疹。
 
猩紅熱的平均潛伏期為3天,症狀剛開始時表現如一般的扁桃腺炎,呈現扁桃腺紅腫、體溫升高。但發病一天過後,開始有紅色點狀或斑塊狀皮疹出現,摸起來粗粗的,四雞皮疙瘩狀。有些患者在手臂彎折處或脖子的皮膚特別明顯,似鵝頸變化。有些病童的臉頰潮紅,但口周圍呈現蒼白,遠看似猿猴的臉,故有「猩」紅熱這個稱謂。皮疹大多不會癢,但筆者也遇過皮疹很癢的小病人,這種病人容易在一開始的時候誤診為蕁麻疹。另外,部分病人會在肘窩皺紋較多處產生色素沉著的暗沉線條,稱為Pastia line,亦為猩紅熱的特色。
 
口腔檢查部分,小病人的扁桃腺幾乎都會紅腫或化膿,舌頭則剛開始會有白膜覆蓋,似「白色草莓舌」,幾天後白膜褪去,舌頭泛紅加上明顯的乳突,似「紅色草莓舌」。前述的皮疹,大約在發燒後3天左右逐漸消退,發燒大約3至5天會退,皮疹退了之後,許多病人的手掌或腳掌會有脫皮的現象。臉部的皮膚也會有輕微的脫屑。
 
診斷方面,上述的臨床症狀,已大致提供醫師診斷病人患猩紅熱的可能,但確實的證據,還是要由喉嚨、或血液中培養並分離出A型鏈球菌。在兒科門診,醫師會以一根採檢用棉棒輕輕刮取小病人的喉部扁桃腺上之黏液,送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約3天後會有報告。住院的病人,除了喉部採檢外,多半也會採取血液細菌培養,少部份的病人血液中亦會培養出A型鏈球菌。
 
治療方面,猩紅熱或是A型鏈球菌所引起的任何感染症狀,皆須以抗生素治,抗生素可以選擇口服劑型或是注射劑型,總共治療天數為10天,若抗生素使用正確,猩紅熱的患者,在服用抗生素超過二十四小時後,其傳染性便大大降低,故患者或家人可不必過度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