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衛教Health Garden
孕婦常見不適及處理方法
2018-04-03
一、前言
懷孕是一種生理上正常現象,隨著胎兒的發育會引起生理上及心理上的一些變化,有時會使孕婦感到不適,但不必過份擔心。以下提供一些處理方法,幫助孕婦減輕不適。
二、初期常見不適症狀之原因及處理方法
症狀 |
可能原因 |
處理方法 |
噁心、嘔吐
|
因荷爾蒙變化或疲倦及心理因素等所引起。 (尤其在晨起及傍晚最為明顯。此種感覺由月經停止持續至懷孕第三個月之後會改善。) |
●採取少量多餐不能挨餓,避免大餐及油膩食物,食物以較乾為宜。
●早晨醒來先吃些蘇打餅乾或麵包,休息半小時再起床,平日不適時也可食用。
●注意液體食物補充可在兩餐之間給予。
●避免刺激性味道,如:油煙、魚腥味等。
●若嚴重或持續性嘔吐或體重明顯減輕就必須找醫師診治了。
|
易倦怠
|
因荷爾蒙改變新陳代謝需求增加。 |
●足夠的睡眠。
●避免粗重工作。
●請家人分擔家務。
●不要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
下腹部疼痛
|
骨盆腔兩側因為子宮脹大充血並頂到下腹,活動時左右兩邊韌帶會因為拉得比較緊而抽痛。 |
站立或坐起時動作盡量放慢即可。但若發現劇烈疼痛不止或陰道大量出血時應即刻就醫診治。 |
頻尿
|
骨盆腔血流供應增加或子宮變大對膀胱造成壓迫所致。(一般會由懷孕早期延續到第三個月後消失,消失的原因是因為子宮上升到膀胱的上方,但到懷孕晚期,因胎頭下降壓迫到膀胱時,頻尿的感覺又會出現。) |
●白天多攝取水份,晚餐後減少水份之攝取以減少夜間排尿。
●懷孕的媽媽不能因頻尿而減少水份的攝取,應有足夠的液體來源維持身體循環量,並千萬注意不可憋尿!以免造成泌尿道感染。
|
三、中期常見不適症狀之原因與處理方法
症狀 |
可能原因 |
處理方法 |
便秘、腹脹
|
荷爾蒙改變使腸蠕動變慢。且腸道受子宮壓迫。
運動不足或水份蔬果之攝取不足,亦會引起便秘。 |
●規律性的排泄,可解除便秘惱及預防痔瘡的形成。
●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飲食中粗纖維的量。
●增加水份攝取,一天攝取2000c.c.之水份。
●避免刺激性的飲食。
●若有腹脹的問題產生時,應少吃會產生氣體的食物,如:甘藍菜、豆子、油炸食物等。
●適度的運動,早晚散步30分鐘。
●要避免灌腸,因為它可能引發子宮收縮。
●若無改善,請與醫師商討。
|
蛀牙與牙周炎及牙周病惡化
|
因荷爾蒙的改變進食次數明顯的增加,懷孕初期對酸性食物特別偏好常會反胃及土酸水,會改變口腔環境,增加牙周炎及蛀牙的發生。 |
●懷孕前做好牙科治療,懷孕期間維持良好口腔衛生,可以減少幼兒日後蛀牙的機率。
●懷孕時若口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或是發炎疼痛時,一定要就醫處理。可在懷孕第二期(12-24週)治療或拔除病變的牙齒。
●請節制攝取甜食及含糖飲料等容易引起蛀牙食物,多攝取纖維性食物。
●均衡的健康飲食可以讓寶寶牙齒發育良好。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一天刷牙至少二次(最好餐後及睡前刷牙及牙線。
●懷孕期間接受口腔檢查及牙結石清除。
|
腿部痙攣(抽筋)
|
體內鈣磷比例不平衡及寒冷使血液循環較慢所引起,尤其易發生在夜裡。 |
●睡眠時保持下肢溫暖,並採側臥姿勢。
●不要過度疲勞。
●攝食含鈣較多的食物,如:牛奶、排骨、小魚干。
●抽筋時下床,腳跟著地(如圖),或平躺時,將足板面向自己反屈10-15秒。 5.增加維生素的攝生量(尤其維生素D)。
●補充鈣質。
●利用休息時間把下肢抬高,以促進血液循環,不要把腿部過度伸展到腳尖伸直的地步,以避免痙攣。
●嚴重時,請醫生診治!
|
陰道搔癢、分泌物增加
|
荷爾蒙的改變,使得懷孕時子宮頸變得肥厚、腺體分泌旺盛,孕婦會感到分泌物(白帶)增多,有時外陰會有輕微搔癢。另外懷孕中陰道的酸鹼值會降低,此變化有利白色念珠菌的生長。 |
●經常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勤換內褲,採寬鬆的棉質內褲或使用衛生護墊並勤更換。
●如廁後擦拭會陰部時,養成「由前而後的習慣」。
●勿自行陰道灌洗或沖洗,因此會改變陰道酸鹼度,增加感染的機會。
●若有陰道極度搔癢、燒灼感及乳樣分泌物時應請醫師診治。
|
頭暈
|
飽餐後,停留在空氣不佳的場所過久,強烈的陽光照射及過度疲勞或貧血、血糖太低等。若仰臥的時間太久,子宮壓迫到下腔靜脈或血流循環不佳。 |
●避免長時間站立。
●避色強烈陽光照射。
●改變姿勢時要慢慢來。
●一定要吃早餐。
●頭暈時立即坐下避免跌倒。
●檢查是否貧血,適當的補充鐵劑。
●持續性頭暈需請醫師診治。
●適當休息,最好午睡片刻。
●儘量不要仰躺太久,仰臥時採左側臥較不易壓迫下腔靜脈引起頭暈。
|
四、末期常見不適症狀貸原因與處理方式
症 狀 |
可能原因 |
處 理 方 法 |
靜脈曲張及足踝水腫
|
因變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造成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差,而產生靜脈充血甚至發生疼痛。懷孕時荷爾蒙影響使體內鈉滯留而形成水腫。 |
應從懷孕初期即防範靜脈曲張的發生,永久的靜脈曲張無治於形成後又消失,只有加以預防才能降低其發生所帶來之不適。
●避免久坐、久站或長久步行。
●仰臥躺下時,將雙腳抬高(可置於牆上)15-20分鐘,每天兩次。
●坐著時,勿雙膝交纏,或彎曲膝蓋,以免影響血液回流。
●穿著品質良好之彈性襪預防,早上起床前就須穿好,等血液鬱積再穿,效果就差了。
●適度的運動與休息,可以刺激靜脈回流,並應每天散步。
●攝取Vit C可以幫助血等膠原內皮細胞形成,減少靜脈曲張發生。
●宜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不要穿緊身衣服,縮緊的褲帶及長統襪以免影響下肢循環和靜脈血液回流。
●控制孕期體重。
●若經一夜把腳抬高後仍無法消除之足踝水腫或發生在踝關節以上(如:手指、眼瞼及臉部)則屬異常應找醫師診治。
|
腰酸背痛
|
孕婦為撐住膨大的腹部,改變脊椎曲度及受力方向、使背肌在長期緊張狀態下而產生。 |
●維持良好的姿勢,不宜久坐或久站。
●穿低跟或平底的鞋子,減少脊柱變曲的程度,保持直立的姿勢。
●撿拾物品以蹲的姿勢而不要彎腰去撿。
●適當的休息。
●產前運動可減低腰酸背痛。
●提物品時,盡量利用靠近身體的方式來拿取。
●可使用托腹帶支持腹部,減輕背部過度用力。
|
皮膚搔癢
|
由於腹部的真皮層撐大造成膠原蛋白和纖維蛋白結構改變誘免疫免應。 |
●避免流汗、流汗後儘快擦乾。
●衣著寬鬆舒適,儘量穿棉質吸汗的衣服。
●澡水不宜過熱。
●冷氣不要開太強,適時讓皮膚保濕。
●少吃蛋,帶殼海鮮,堅果類食物,這些都是容易導致過敏。
●就醫使用止癢藥膏或必要時服藥。
|
五、妊娠紋
由於子宮愈來愈大,腹壁必須隨著伸展以適應日漸膨大的子宮。如此伸展的結果,就造成了皮膚上的片段結締組織斷裂,並在腹壁上出現紅色的妊娠紋。這種妊娠紋,有時也出現在大腿上或臀部皮膚。分娩後數週,此種妊娠紋會漸漸消退成銀白色,不再明顯,如果懷孕當中腹部以乳液或油類保養品勤加按摩,或多或少可增加皮膚淺層肌肉的彈性,但卻無法讓妊娠紋不發生。據統計妊娠紋跟體質比較有關係,若孕期體重不要超過12公斤,妊娠紋可能會較少。 另外孕婦的肚臍也會因膨大的子宮而被拉展開,使得原本凹狀的肚臍變得更平坦,或凸起成一個隆起。這是正常現象,您不需要太緊張,待生產後便會恢復了。
【修訂日期:107.2】